1982年,广东矿冶学院复名广东工学院。与改革开放的中国一起,命运坎坷的广东工学院复帆起航,历经了迁回广州办学、原址复校、专业改革等重要历史阶段,留下了许多值得铭记的故事。
1982年6月,广东矿冶学院复名为广东工学院
求生存,多方呼吁原址办校
1969年,广东工学院迁往韶关南华寺办学后,广东工学院原来的校园由南方日报报社进驻,校园周边的许多地块由于诸多原因前后进驻了十多家单位,例如:原省高教局、省公路局、羊城晚报、省安全厅、省外贸车队、中山医学院、广东省教学仪器厂等,仅留下一栋北苑的宿舍作为矿冶学院留守处和南苑的两栋学生宿舍(后拆除,建成了现在的华信中心)。对此,省委常委扩大会议决定广东工学院回迁,并倾向于选取另外一个地方重新建设校舍。可是,十年动乱刚刚结束,百废待兴,去哪里落实那么大的地块?孙再昭找到华南农学院,希望对方提供300多亩地支持工学院建校舍,对方表示:农学院的实验用地跟工学院的实验室一样重要,很为难!
各方都有困难,局面一度出现了僵持。可是,学院必须继续招生,有学生,有课上,才谈得上正常运转,也才有发展的基础。为解决这一涉及多方切身利益的复杂问题,时任省委书记林若亲自来学校调研。获知这一消息,当时的学生会主席王岂生和学生会宣传部部长陈涛召集了300多位学生,大家情绪激动,纷纷表示希望跟林若书记见面,请林书记支持学校在原址继续办校的诉求。为了避免场面失控,经协调,由学生们派出代表跟林若书记反映情况。林若书记表示非常理解年轻学生的想法,也会尽量给予支持。
1978年8月,国务院发文批转教育部《关于退还被占用校舍的请示报告》(国发【1978】166号文件),文件规定被占用的校舍必须退还学校。各单位对广东工学院的原址办学都给予了理解和支持,学校陆续恢复了办学空间,也就是今天的广东工业大学东风路校区。
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工学院校舍各单位使用情况
图发展,建起当时广东省高校最高教学楼
刚刚回迁广州的广东工学院,虽谈不上从零起步,但也是百废待兴,一路走得十分艰难。由于教师校舍不够,北苑的学生宿舍被用来作为临时教师宿舍。在这期间,工学院的校园里出现了“爸爸房”“妈妈房”,校舍不够让一家住一间,于是爸爸们和妈妈们分开住,房间里摆起了上下铺,一个房间甚至住了4到6个当妈妈的年轻老师,孩子们则暂时留守在南华寺校区的子弟小学上学。这一无奈之下的“创举”,有效地缓解了当时的住房困难。虽然条件艰苦,但老师们没有怨言,他们觉得“暂时艰苦一点没有关系,困难总有一天能解决。”
办校的地盘落实了,可当时广东工学院已经停止招生。要使学校走上正轨就要招生,要招生,就要有教室上课,赶紧上马教学楼建设是摆在大家面前最急迫的问题。
在这一时期,学院“勒紧裤腰带”,完成了2号楼、5号楼的建设。
2号楼的建设相对顺利。2号楼总共投资85万元,这笔资金来源于1977-1979年,矿冶学院停止招生期间,与部队合作开办了大量的矿冶类技术员培训班。
5号楼的建设则一波三折。一开始,学校关于建设5号楼的报告被有关部门否定,理由一是5号楼选址在环市东路旁边,靠近马路,噪音太大影响上课;二是学院的建设方案是建设11层,还需要安装电梯,这在广东省其他高校没有先例。对此,孙再昭说:“建得高一点,也是无奈之举,校园身处闹市中心,寸土寸金,向外延伸已不可能,我们只能从高度上拓展空间。”
为了得到资金支持,孙再昭找到了广东省计划经济委员会,开始了他的“数顾茅庐”之旅。前两次,由于经济紧张,各项事业都需要大量投入,时任省计划经济委员常务副主任的谢军否定了该项建设计划。第三次,孙再昭在谢军的办公室坐下,言辞恳切地告诉他:“我们的楼必须建,不然没法招生,学生来了都没地方上课,今天要是要不到钱,我就不能走。”谢军也很坚持:“你走不走是你的事,我要下班了。”孙再昭说:“那正好,你下班,我给你看门儿。”看到如此情况,谢军告诉孙再昭,三百万的投资太大,省计委也有自己的困难。边说边拉着孙再昭走出了办公室。当天晚上,下起了瓢泼大雨,孙再昭拉着一位姓张的司机,开着学校唯一一辆吉普,找到了谢军家里。时值盛夏,天气闷热,谢军开门时,光着膀子,穿着裤衩,他看到被雨淋得浑身湿透的孙再昭,一时无言。孙再昭有些开玩笑地说:“谢大人啊,我又来了啊,实在没有别的想法,我要为党和国家效力啊!”如此几个回合,谢军了解到学校的实际困难。最后,省计划经济委员会拨款300万元,用于5号楼的建设。
1983年,5号楼破土动工,300万元基建款要逐年到位。工程进展到一半,因为发不了工资,工人们打算停工。基建处长为难地找到学院党委副书记康昆焕。康昆焕很清楚,一旦不能如期完工,学校第二年的正常招生还是会受到影响。他苦思良久,最后联系了自己的学生,时任广东省水产厅厅长的杨永汉,希望得到他的帮助与支持。在水产厅的帮助下,工程才得以继续。随后,学校得知东方宾馆由于装修要出售三台旧电梯,立刻派人联系,花了3万元买下这三台二手电梯。1984年,拥有3台电梯,总层数为11层的5号楼巍然屹立在广东工学院校园,如今已成为广东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大楼。物是人非,斗转星移,它一直默默地见证着广东工业大学的发展和壮大。
5号楼在当时是广东省高校最高的教学楼
通南北,市政与学校合资建设东风路人行天桥
广东工学院校园位于农林下路的北端,早期校园面积较大,相当于现在东风路校区的二倍多,校舍建筑比较少。当时还没有环市东路,只有一条10余米宽的土石路,教学区和生活区不需要天桥联系。校园的周围是西洋菜地。文革前南苑的建筑有一幢旧图书馆、电工楼、土木楼及几幢三层混合结构的教学实验楼。北苑生活区的学生宿舍只有四、五幢混合结构的三层建筑,教工宿舍只有几幢二、三层混合结构的建筑,校园道路也比较残破。
1981年前后,环市东路建成通车,把广东工学院分割为南北二区,北苑是住宅区,南苑是教学区。随着社会发展,环市东路车流量迅速增大,师生们过马路不时出现交通事故。为确保师生安全,学校每天派值班人员拉防线,但时间长了,又影响交通,经常堵车。
建设连通南北苑的人行天桥迫在眉睫。
为尽快促成此事,学院领导多次与市政代表协商。当时,市政建设是有计划的,很难挤出建桥费用,市政代表态度也比较直率:“广工是小大学,招生不多,排序轮候吧。”在广东工学院定在原址办校后,基建被列为重点建设工程。学院基建代表霍钜芳同志参加年度重点工程单位会议发言道:“环市东开路,将学院割为南北两片。学校积极支持市政建设,但师生每天横跨主要市政路,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短期学校可以派值班生拉防护线解决问题,但会造成交通阻塞的问题,长期肯定行不通;学校的建设工程,往往是需要在当年九月新生入学时需要用到的,实际施工必须到八月中就要结束。所以,轮流排队不适合学校的需要,应开专门的通道过关。学校建议市政建设。”会议结束前,市建委办公室主任找霍钜芳谈话,表示“可以接受学院的意见,建一座行人天桥,但市政建设经费有困难,估计需要20万元,学院能否出10万,算合作建设。”经过商议,学院表示同意。学院克服困难,从年度投资中先付出10万元,并计划在明年的投资中专项拨回,不影响专款专用。
1993年1月4日,学校开始到天河区规划局办理学生宿舍天桥的报建工作。1993年12月28日获得批准建设。1995年6月15日天桥竣工验收并交付使用。这也是广州市为数不多的由市政和学校共同出资建设的天桥。
“一桥沟通南北,天堑变通途”,一直到如今,住在东风路校区北苑的师生每天都要通过这座天桥,前往对面南苑上课。每年三四月,车水马龙的环市东路,开满勒杜鹃的人行天桥,青春洋溢的年轻学子,成为闹市区一道独特的风景。
沟通东风路校区南北院的人行天桥
(原文刊载于《广东工业大学报》208期4版 口述:孙再昭、康昆焕等 文字:谢冠华 陈少徐 李胜彬 供图: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