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序广工

首页 -> 岁序广工 -> 栉风沐雨 -> 正文

省内计算机界首个吃螃蟹的人

2023年07月06日

来源:

次浏览

台式机、笔记本电脑、“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在今天的我们看来,计算机已经是我们离不开的工具,可当时光倒回40年前,这些机器也曾是高不可攀的“大家伙”。伴随着计算机产业的发展,在余永权、许立梓等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学校计算机学科也从无到有建立起来。

一张白纸,从头开始

在上世纪70年代,机械、钢铁等行业是国家重点发展的产业。因为意识到计算机学科对其他学科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时任广东工学院副院长韩林等人一直积极筹划上马计算机学科。在他们的热心联络下,广东工学院成功研发出广东省第一台可满足工业应用要求的中型计算机。

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这是一次冒险研发,它更大的意义,还在于为成立计算机学科进行了人才储备。

“中型计算机成功研发并投入生产,是当时振奋人心的一件大事,但我们并没有止步于此”,许立梓介绍。那时,参与这次研发的50余名教师对计算机知识的了解,可以说是“一张白纸,从头开始”,为了做好高质量原件的筛选,他们自己制造检测仪器;为了保证材料稳定的导电性,他们打报告向省科委申请黄金,自己给原器件镀金……在国内计算机整机研究资料匮乏的情况下,他们自学苏联的教材,啃下国防部提供的图纸……真刀实枪的计算机研发,使他们对计算机理论和实践都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为了使这批人得到更加系统的培养,1973-1974年,学校安排参加了中型计算机研发的许立梓、余永权、肖一善、张天文等老师前往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学习,同时担任助教。这一年里,他们要学习数学和计算机原理等课程,由于拥有计算机研发的经历,他们的学习非常有针对性,哪里不懂就重点攻关哪里;而且“很有干劲,不觉得辛苦,有事做,有书读就行”,这一年的学习节奏是“疯狂”的,白天听课,下午做实验做辅导,吃完饭立刻回宿舍闷头学习至深夜。这样的学习也是“卓有成效”的,之前在项目研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到的知识一一在书本上得到应证,让他们对自己所学的学科更加充满了信心。1974年,学校安排许立梓和余永权到上海钢铁十厂进行计算机控制连轧机的研发,受到厂方的高度评价。

广东矿冶学院、广东工学院时期编写的计算机教材

广东高校最早的计算机培训班

时间来到了1974年,许立梓和余永权完成了在北京钢铁学院的学习,回到了位于韶关马坝南华寺的广东矿冶学院。

矿冶学院办学条件艰苦,伴着晨钟暮鼓,师生们并没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许立梓和余永权着手为自动化专业开设《电子数字计算机》课程。没有教材,两位老师找来流溪河电厂的运营资料编写讲义,这本讲义为1973级的同学打开了计算机学科的大门。

在余永权眼里,计算机产业有着不一般的光明未来。“PC即personal computer,计算机迟早要应用到大众生活之中。”1978年,在学校安排下,余永权为全校老师讲授《电子数字计算机原理》,这是当时广东高校里最早一个计算机培训班,颇有点“第一个吃螃蟹”的勇气。同年,许立梓、陈鼎坤、张天文、肖一善、李伟雄、余永权、吴启江等参加了中型计算机研发的老师组成了计算机小组,为将来计算机事业的发展做好人才储备。

1980年,学校成立了计算中心。作为服务性的机构,中心主要任务是对老师们进行68个学时的计算机培训。在电脑还是稀罕物的当时,中心采购了一台VAX-750小型计算机,用于老师们解决科研中的计算问题。慢慢地,师生们学习、使用计算机的氛围越来越浓。

国内成立较早的计算机专业

经过长时间的准备与铺垫,1983年,计算机专业成立了,这是国内成立较早的计算机专业之一。当时全国仅有33所高校有该专业。这意味着计算机作为一个学科在广东工学院真正具备了学理基础。1984年,计算机专业正式招收专科生,1985年正式招收本科生,广工计算机事业从此踏入了新的、更深入的发展阶段。

随着计算机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对计算机专业的研究和人才培养变得越来越迫切。1990年,广东工学院成立了计算机系。作为计算机专业的重要发起人之一,余永权老师有着自己的蓝图:“计算机的研究不应该局限于它本身,而是要用它作为工具来改进我们生产和生活”。计算机系的师生参与了许多科研项目,例如用苹果机控制家电检测线路,为当时广东省最大的啤酒企业——强力啤酒厂研发啤酒温度控制装置等。后来团队还发明了享誉业界的模糊控制系列产品,如模糊控制电饭煲、消毒柜、炖盅、电池智能充电器、专门针对高原地区的防干烧电热水壶等。1995年,当时的通讯业巨头摩托罗拉公司主动联系学校,双方合作成立了广东工学院-摩托罗拉NCU应用研究中心,这也是当时全国第一个高校与外企合作的计算机应用研究中心。此后,摩托罗拉公司捐赠了300多万元设备用于嵌入式系统的研究。

余永权手绘的TRS-80I小型机图

此后,计算机学科发展迅速。这得益于飞速发展的产业环境、时代需求,也得益于前辈们奠定的良好基础。回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让这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启迪、激励新一代广工人,扬帆起航,进发梦想彼岸!

(原文刊载于《广东工业大学报》216期4版 口述:余永权、许立梓等 文字:李胜彬 张建恒 供图:余永权)

关闭

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100号

电子邮箱:xwzx@gdut.edu.cn 电话:020-39322681 邮政编码:510006

版权所有:广东工业大学